SM、BDSM、kinky這些術語在中文語境下被翻譯為「虐戀」(台灣翻譯為「皮繩愉虐」),時至今日,「虐戀」作為一種對關係中行為的描述,已經成為了解一個文化現象。「虐戀文化」究竟起源於何時?法國哲學家和思想史學家、社會理論家、語言學家、文學評論家 – – 米歇爾·傅柯認為,18世紀末是虐戀文化現象出現的準確時間,而在此之前人們已經有虐戀行為。

什麼是「虐戀」?
狹義的「虐戀」的英文全稱是sadomasochism是一個組合詞,包含兩部分:施虐Sadism與受虐masochism。這兩個英文單詞的來源分別是兩位作家[1]的名字,由18世紀法國作家薩德-Sade衍生出施虐-Sadism,由19世紀奧地利作家馬索克Masoch衍生出受虐Masochism,SM則是它的縮寫。
這個概念最早是由性學家艾賓(Richard von Krafft-Ebing,1840–1903)所創造的,他首次將這個概念引入學術界。中文「虐戀」的譯詞則是由中國的社會學家潘光旦所提出,性學家李銀河認為「這種傾向與人類的戀愛行為有關,而不僅僅是施虐和受虐活動」。

BDSM這個英文縮寫則從關係類型的角度,將「虐戀」的意涵進一步地細分,這個縮寫目前被公認的,包含三組關係:綁縛與調教(Bondage & Discipline,即B/D),支配與臣服(Dominance & submission,即D/s),施虐與受虐(Sadism & Masochism,即S/M)。在實踐的過程中,這三組關係有可能會交疊也有可能單獨發生,這完全取決於實踐者。
Kinky可能是三個英文術語中看上去最不SM的了。它的原意為彎曲,比如Kinky hair(卷髮),在文化上kinky被挪用為是「古怪的」、「非主流的」,虐戀族群中也有人使用Kinky的說法。各位老司機可能多少會對Kink.com[2]有印象,這是美國舊金山的一家色情影片公司,主要製作與虐戀、戀物、同性戀等主題有關的色情電影。
光是英文的術語就有那麼多,可以看出「虐戀」族群很難一概而論,這是一個寬泛的概念,包含著多元的認同以及實踐方式,每個人喜愛的部分都不盡相同。就比如我曾經問一個女孩「你是M嗎?」她回答「我是sub」。

在社交平台上經常看到「圈內」和「圈外」的用法,歐美「圈內人」也有相似的分類,他們將圈外的人事物,稱為「香草」,這個詞是從「香草冰淇淋」縮略而來。之所以用香草冰淇淋比喻,是因為香草是冰淇淋中的基底口味,就像是「圈外人」的性生活一樣,很常見。而在中國國內的網絡上為了規避使用敏感詞被刪帖封號的風險,又衍生出了「字母圈」「斯慕圈」「5M」「BD$M」「Starmoon」等等諧音變型。

性學家喬治·巴代伊(Georges Bataille,1897-1962)曾說過「所謂情色,可說是對生命的肯定,至死方休。」,他認為原本性和生殖被綑綁在一起,是一種單純的生產行為,但情色的產生,使得性成為一種可以只消費而不生產的行為,進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情色文化。李銀河也有相似觀點,她認為「性思潮中最具革命意義的有兩個分離,其一是將性快感與生殖行為分離開來,其二是將性快感及其他身體快感與生殖器官分離開來。」
比如一些人鍾愛的打屁股(Spanking,縮寫sp)就是如此,它產生快感與性器交合或插入無關,卻有很多人為之沈迷。電影《性愛成癮的女人》(Nymphomaniac,也翻譯為《女性癮者》)第二部(2014)中,女主角喬伊加入一個SM俱樂部之後,在羞辱和鞭打中找到了快感,獲得高潮。除了痛覺和羞辱,綑綁或束縛感也會讓一些人感到興奮和快感,比如繩縛、膠衣、木乃伊等等方式。

「虐戀」的實踐方式五花八門,幾乎每個參與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癖好和互動方式。實踐的過程也不受限於道具的使用,有時候換一個劇本的使用,這些劇本挪又是另一種玩法。比如有些人喜歡「護士-病人」或者「上司-下屬」這樣基於日常的角色扮演,有些人則偏愛「軍官-士兵」和「警察-罪犯」,這樣帶有權威色彩的關係。又比如「女王-奴隸」或「主人-寵物」等等,這樣的角色扮演通常地位懸殊,可以明確的指定出關係中的權力關係,讓施方與受方可以順利進入各自角色,並且盡力貼合關係中的角色位階。當然,也不是所有的「虐戀」都需要腳本,就像不是所有A片都有劇情一樣,也有人喜歡直接開始遊戲。